我有個朋友出生在一個比較富裕的家庭,父母送她去讀的是一所貴族小學。但是,母親對她很刻薄。
比如,學校有的時候會收班費,或者舉行捐款活動,她母親一概不給她錢;同學都穿皮鞋了,媽媽只給她穿雙塑膠鞋應付。她母親總是說:「你以為我們是什麼家庭啊 ?你以為你是誰啊?你就只穿得起這個。」
母親在她相當年輕的時候就過世了,她很震驚,沒有想到媽媽那麼快就走了。她悔恨自己不夠用心對待母親,而母親交代她做的一件重要的事她又沒有做好,從此以後,她對自己就非常刻薄小氣。
她就是無法對自己好一點,因為她活在母親的「詛咒」之下 ,她以這種方式紀念母親。
在成長的過程中,我們也以某種方式在紀念、緬懷兒時的一些行為,並且把它保留下來。那樣的行為對曾經的我們來說是有利的,藉由那種特殊方式來看世界或理解他人,或是來看自己,以當時來說非常合理且有保護作用。
可是,現在我們長大了,環境不一樣了,如果還是戴著這一套枷鎖,讓它限制我們,這就是我們自己的責任了。
所以,如果不去 #喚醒 它、看見它、#療癒它,我們沒有辦法 #創造 自己想要的最佳生活狀態。
~《張德芬的小時空修心課》
🌹修心從來不容易,之所以寫這本書:
https://pse.is/E6LA3
======================
《張德芬小時空的修心課》熱銷中
圓神書活網👉 http://tiny.cc/tefen
79折+德芬經典作每本現折100:《遇見未知的自己》《活出全新的自己》《遇見心想事成的自己》
博客來 👉http://tiny.cc/tefen-B
金石堂 👉http://tiny.cc/tefen-K
誠 品 👉http://tiny.cc/tefen-E